个销云 个销云 个销云

元式催眠:青少年时期要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

文章发布于:2022-08-17 09:47:34



2021儿童蓝皮书提到在青少年阶段,抑郁症状发生率超26%,中学生饮酒率达41%,青少年心理健康面临重大挑战。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而引起的家庭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如父母离异、高龄二胎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增多)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变(如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成瘾、网络欺凌等问题)都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繁重的学业压力、升学的竞争压力及校园欺凌、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给青少年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紧张、刺激和心理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非自杀性自伤、自杀行为在青少年中屡见不鲜,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因此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2018年《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中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有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在对中国15个城市73992名6~16岁的儿童青少年所做的调查表明,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发生率为17.6%,其中12~16岁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问题检出率高达19.0%,男孩发生率高于女孩,且发生率近年来一直在升高。


网络影响、家庭关系疏离为最大主因
台湾在2019年公布的青少年自杀原因中,包括网络时代对社会造成冲击、父母工作压力大、导致对青少年支持力量降低,以及青少年必须独自面对不可预测的环境等。特别是在这几年的疫情之下,面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父母该如何观察与协助?晋安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专业心理咨询师,归纳在咨询室诊间常见三种具自杀倾向的青少年类型。


 1. 重度网络成瘾者    从小重度依赖网络,又因为这几年的疫情影响,真实世界与人接触少,社交能力弱,常导致踏不出房门、走不出家门、在高中时拒绝进校门、成年后无法接轨工作门槛。

 2. 被霸凌者    在小学高年级被同龄人霸凌,若升上初中人际关系未得到改善,身心压力未获得纾解,常转向为网络成瘾或引发身心症状。

 3. 课业困扰者    此类型为极端的两方,一方为小学课业极佳,但初中成绩不如预期,另一因课业不佳而完全放弃,造成自信低落或同辈人的压力,皆可能产生恐慌与创伤症候群。



 正视青少年自杀,父母陪伴支持是出路

台湾亲职教育专家刘慈惠博士,提出辅导亲子问题时常见的关键问题“当父母是孩子堡垒时,他们就会回家”。她在辅导案例中常发现,孩子有状况,父母通常是最后一个才知道,或父母不愿接受现实。而孩子大多恐惧于被责骂,因此选择隐瞒、欺骗导致更大的伤害与无法弥补的错误。


 “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约翰一书 4:18)
刘博士表示华人家庭的沟通,父母常不自觉变成了训话,久而久之孩子耳朵必然关闭,鼓励爸妈学习以温柔但坚定的态度、口吻与孩子沟通,长期来说必有助于与青少年孩子的良性沟通模式。


亲子关系需安内再攘外,专家提七点关键实用做法


青少年在荷尔蒙的影响下,身心会有许多剧烈变化,常不自觉与身边关心者造成关系紧张,但无论是前期的辅导或孩子已出现行为偏差需要心理方面的咨询、治疗,父母都是孩子这一生的最佳队友。有咨心理师提出七项关键实用做法,帮助父母在家庭中“先安内再攘外”:
 1. 经营家庭    看重于日常亲子互动中活出真实、正确的三观,时时检视自己,明白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是组成家庭中的一分子,而非个人拥有的财产,了解真理的传递最需身教与榜样的示范。
 2. 关系重建    学习用孩子的语言聆听,不论断批评,向孩子敞开心,父母才能使上力;调整家中作息,排出每周固定的时间,可以全身心陪伴孩子的精心时间。
 3. 拉高视野    培养孩子多方兴趣,从中建立负责态度,帮助孩子看到自己独特之处。不去跟人比较“看得到的具体分数”,多奖励孩子“对人生有意义的抽象分数”,如:态度、坚持或进步。鼓励孩子参与志愿服务、关怀弱势团体、或可邀请进入父母职场体验工作样貌、探索感兴趣的职业内容。
 4. 教导节制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方式,以手机为例 ,在教养“滑世代”需以身作则放下手机“示范做手机的主人”,而婴幼儿属“无律时期”,需从小规范与保护,到小学的“他律阶段”,若需网络学习,建议以可以被父母保管的平板替代自己拥有的手机,初中后视需求开放每天约一小时,高中则开始考验教养最高心法“自律能力”。
 5. 学习界线    教导孩子尊重彼此与反霸凌的观念,提早讨论使用网络社交软件可能带来的优劣与自我保护方式。
 6.寻求协助    若孩子身处霸凌,需先同理且多聆听孩子心声,并告知老师与通报校方进行处理,目前小学至高中,皆有配置辅导室,父母可申请校内或辅导站心理师提供咨询。亦可寻求社区内、医疗院所的专业咨心理师。
 7. 身心支持    咨心理师表示,个案中“有宗教信仰”与“给予友善环境的支持”对青少年自残者,有明显帮助。刘博士也指出孩子在青春期时,固定参加教会青少年团契,大哥哥大姐姐的辅导、同侪关系的建立、正向价值的潜移默化,在关键的历程中,不只能学习被爱与良性人际互动,也让孩子们日后更懂得爱人与自发性的回馈。




   催 眠 解 决 八 大 学 习 问 题   

image.png


   催 眠 解 决 各类 问 题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素材

建立自己的品牌素材库

立即体验

相关文章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拼命加载中...
已经到底了

提交成功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我要合作

申请免费试用

您的称呼:

公司:

您的手机:

验证码:

期望合模式:

详细需求:

立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