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销云 个销云 个销云

李嘉诚,给内地留下了什么?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背后是深层次的原因令人胆寒!

文章发布于:2019-10-17 21:26:01


像个中间商赚了把三十年的差价,然后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 1 -

90岁的李嘉诚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登上人民日报。


至少在1990年他到访北京的时候,他头上顶着的是“爱国商人”的金字招牌,在全国各地都风生水起,但差3个月就整30年后的今天,他在内地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发生了冰火两重天的变化,真是30年河东,30年河西。

90年代的中国,改革开放加速,百废待兴,最缺的就是资金。

而且,在那个特殊历史时期,大陆内外交困,外资都在张望,对中国前景举棋不定。这个时候,李嘉诚进京访问,无疑是雪中送炭。当时的领导人希望他多到内地投资,并表示会大力支持。

李嘉诚没含糊,花了20亿美元在北京长安街绝佳之地建造了著名的东方广场。


90年代的东方广场

说东方广场可能很多人不清楚,东方新天地估计知道的人就多了,连着王府井和东单的东方新天地是北京最著名的商业中心,但它只是东方广场的一部分,除了购物,东方广场还有写字楼、酒店和公寓,世界500强中国总部很多都在这里。

长安街,全国最瞩目的地方,王府井、东单,也是寸土寸金之地。李嘉诚的东方广场,无疑是他打开内地市场的一块敲门砖。

李嘉诚成为全国炙手可热的爱国富豪,全国各地都向他发出热情邀请,请他过去投资,开出的条件一个比一个优越,都把李嘉诚当作财神爷,希望他的到来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很多地方官员是需要动用关系才能请到他。

但是,后来的事情,却和人们想的不一样。

- 2 -

当时,国内的开发商还没成气候,一大批开发商在海南地产泡沫中破产,实力大的房企都心有余悸。


这个时候,是港商的黄金时期,他们手握重金,又有政策加持,一路攻城略地,用很低的价格就把最好的地段收入囊中。

然后,就是漫长的开发周期,人们并没有等到预想中立竿见影的经济拉动。

有的地块被囤了25年,在马拉松式超长的开发周期中,港商们可以平空斩获几十倍的巨额收益。

李嘉诚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低价拿地——缓慢开发——坐等升值——出售获利。

这一手生意经算的很精明。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北京誉天下别墅项目:从1993年一直到2018年完工,开发周期整整跨越四分之一个世纪。

这四分之一个世纪,别墅项目周边配套逐渐完善,北京房价暴涨,从2千涨到6万,这个项目可谓获利颇丰。

誉天下只是其中一个例子,中国经济周刊曾在2013年做过统计,2005年是李嘉诚旗下公司拿地最多的年份,到2013年九年时间里全部29个地产项目就有18个未完工,比起去年国内房企高周转几个月的开发周期,李氏的开发周期真的不是一般的长。



在商言商,李嘉诚的策略并没有错:在房地产低迷的时候,低价拿地然后在慢慢开发,如果资金紧张的时候,就打包卖掉,如果资金不紧张,就慢慢开发慢慢卖,等周边配套完善,房价上涨。

但是,当初招商的地方政府就傻了眼了,本来希望引入李嘉诚带动周边开发拉动经济发展的,没想到人家囤着等你发展。

在这方面,上海人民感受颇深。

古北新区、世纪大道、真如副中心……都留下了李嘉诚的“神来之笔”。

古北新区:

2000年,上海第一豪宅区古北新区计划启动二期建设,准备再造上海城市名片,其中位于古北路黄金城道路口的地块,地标铺王和两街商铺交给李嘉诚开发。

结果是,古北项目一直拖着拖到最后一个开发,李嘉诚还把黄金城道、古北路沿街商场、店铺全部散卖,本来高大上的规划,变成了只能开小型超市、兰州拉面、羊毛衫市场。

世纪大道:

2005年,世纪大道作为上海唯一的4线换成大站,是黄金的上盖项目,被李嘉诚拿到一半开发权。

只不过人们没想到,李嘉诚拿到这块黄金宝地后,整整十年过去了,这个上海市中心唯一的地铁4线换乘站上盖项目仍然是一片工地。

2016年,李嘉诚把刚建好的世纪汇广场作价200亿卖给人寿保险,12年的开发周期获利124亿港元。

真如副中心:

2006年,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推出了第一幅核心地块,为两条地铁线交会站上盖,被李嘉诚收入囊中。

但是天真的普陀人民没有等到高级写字楼和商场,九年过去了,只等来了切割成小面积散卖的廉价公寓式办公楼,铜川路还是铜川路,没有变成金川路。

13年后的2019年,该项目除了近几年逐渐散售的酒店式公寓之外,办公、商业配套均未开业。据媒体报道真如项目陷入出售疑云,而地价已经翻了十几倍。

随着大陆资产尽数出售,人们喊出了“别让李嘉诚跑了”的口号。

- 3 -

李嘉诚在内地的30年,留下了什么?

很多人觉得李嘉诚留下的更多的,是一个特殊时期的符号,一个传奇的富豪人物,一段香江励志往事。

在内地这绝无仅有的飞速发展的三十年,他来去都引人关注,但是没有留下多少让人记得住的东西,像个中间商赚了把差价,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用李嘉诚的话说:他是个商人,利润是他要追寻的东西,其他不是他能考虑的。

换句话说:是我们大家高估他了。

事实上,李嘉诚在内地的投资不止是房地产,还有能源、港口和零售,而囤地抛售地皮据说和他投资欧洲3G巨亏十年也有些关系。

话说回来,如果非要说李嘉诚给内地留下什么的话,那就是他坚决抛售内地和香港房地产给人们的警示:吃相不好看的人都选择不吃了。

人民日报4年前也说过:与其挽留,不如目送。

毕竟,要先解决自身的问题,经济搞好了,都会回来的。

就这样。
这个中秋节,似乎有很多事情都在悄然间发生了。

人民日报、政法委、新华社一齐发声,关注香港的住房问题,而李嘉诚绝对没想到,晚年的自己是以这种方式登上人民日报。


9月9日,他呼吁执政者对香港主人翁(暴力分子)网开一面,并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9月12日到9月14日,权威媒体多次发声,直指香港香港问题的深层次矛盾:住房问题。


请注意,三个权威新闻机构是同时发声,这是极其罕见的。


中央政法委在公众号贴文,批评李嘉诚纵容犯罪,不是为香港着想,而是看着香港滑向深渊。


人民日报写的更猛:
地产商是时候释放最大善意,而不应只打自己算盘、囤地居奇、赚尽最后一个铜板。什么才是对香港未来负责?什么才是对年轻人“网开一面”?这才是!



《新华社》的文章指出,

“有恒产者有恒心”。居者有其屋,方能形成社会的稳定力量。然而,港人的居住水平之低,确实与香港极不相称。在高楼大厦背后,有着大量低收入人群栖身在“鸽子笼”或狭小、不安全的劏房里。这些人日日辛苦打拼,却难以分享到香港经济发展的红利,实在不合情理,也为社会的动荡埋下了伏笔。



是的,香港出现今天的局面,李嘉诚以及香港几大地产商被指要负主要责任。虽然导火索却是看似与地产无关的“修例”法案。

2019年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席卷香港。一个初衷是向台湾移交杀人犯的“修例”法案为何能引发如此巨大的动荡?


吹开喧嚣的政治泡沫,修例风波的背后有着一些香港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这些经济民生方面的矛盾成因复杂、长期未能解决,积累成巨大的社会问题。



很多青年眼中,未来缺乏亮色


都说青年人代表未来,但在很多香港青年眼中,未来缺乏亮色。


已满35岁的司机小邝酷爱摩托车,每到周末都会驾驶着大功率摩托车在郊野狂奔,这时候的他豪气勃发。但一谈起未来,情绪就低落下来。“未来,我们有未来吗?”没有房子,与家人挤住在一起,谈了多年的女友无法结婚,生儿育女的念头早已没有了。租房?30平方米房子月租金动辄八九千港元,小邝每月进项不过1.5万港元左右,如何能租?至于攒首付买房,更是想也不要想。你攒钱的速度绝对比不过房价上涨的速度。


对比一下香港房价上涨幅度和收入上涨幅度,可以看得很清楚:目前,香港不同区域、房型价格不等,但绝大多数都在每平方米20万港元以上。而月收入呢?一位市民向记者表示:“20年前,大学毕业生就拿一万港元了,20年过去,涨到一万二、一万三,这20年,物价涨了多少?算上通胀,大学毕业生实际是贬值的。”


按国际劳工组织2018年的数据,从2008年到2017年,内地的实质薪资成长率达8.2%、澳门1.6%、韩国1.2%,台湾的实质薪资成长仅0.2%,香港甚至落后于台湾,只有0.1%。而从2004年至2018年,香港房价涨了4.4倍。


正是房价高涨、薪金收入停滞,导致香港自有住房比例下降,从2003年至今,香港的住房自有率从53%下降到48.9%。这个数据的背后,是财富更加集中,是多少青年自有住房梦破灭。


像小邝一样,假如只活在当下,不考虑房子,吃喝、逛街、郊游倒也不愁,只是“千万不要去想未来”。


中产的“坠落”焦虑


中产阶层一向被认为是中坚力量,是社会的稳定器。但在香港,这个稳定器正在失灵,担忧向下坠落的“中产焦虑”在香港尤为突出。


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房屋局前局长张炳良对此有个概括叫“中产阶层的基层化”,何意?“就是说,这个阶层的教育水平、文化认同是中产,但实际生活已经达不到中产阶层的水平,与基层趋同”。


在香港,2018年月薪中位数为1.75万港元,公务员和教师中位数2.84万港元,论整体收入已经相当高。但张炳良透露,他做局长时做过公务员住房的小调查,惊讶地发现,不少人买不了房子,有的甚至住在劏房(指一个住房单位被切割成多个很小的居住空间)中。


图为香港的劏房。新华社记者 吕小炜 摄


就香港而言,房产,是富人的财富,是中产昂贵的门票。没有退路的香港中产,为了获得这张门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包括极高的负债、透支性的消费以及束缚性的职业生涯。所谓香港中产,就像在房子这个通道里的沙子,随着房价波动,在有产和无产两端之间来回颠倒。


持续增长的高房价,将香港社会撕裂成有房者与无房者两大对立面。没“上车”(拥有住房)的想“上车”,“上车”的立刻变成高房价的维护者。正是各种不同利益主体的复杂纠葛,让香港特区政府左右为难,动辄得咎。近来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为应对土地供应不足而推出的东大屿山填海计划,作为一计解决房屋问题的长远方略,却遭到了很多人的无端质疑。


上升通道狭窄,“哑铃型”社会成型


作为一个高度现代化的资本主义社会,香港仍有数量不少的穷人。香港社会贫富差距大、阶层固化的背后,是产业的高度单一和空心化。


根据统计,2016年,香港显示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为0.539,已大大超过危险警戒线的0.4,与部分拉美国家持平。尽管特区政府为解决贫富差距做出了不少努力,但社会福利水平与香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很不相称。


在健康的社会里,青年和基层人士通常可以通过就业、教育等途径实现向上流动。但香港的社会阶层却基本固化,例如,位居富豪榜前列的人士多年未曾变化,基本都是地产商及其家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复杂,而产业空心化是青年上升通道日渐狭窄的主因之一。


在20世纪70年代香港有将近一半的劳动者是产业工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香港金融、航运、商贸物流、服务业兴起,管理、行政、技术、金融及专业人才吸纳众多劳动力,跨入中产阶层。但在随后的产业升级中,在原有商贸、航运之外,只发展了金融、旅游等服务业。


“科创产业没能发展起来是香港的一大痛点,”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系荣休教授雷鼎鸣说,“香港金融业占到了GDP的约19%,但只提供约6%的就业。”金融业创造财富的能力惊人,但只能吸收少数本土精英青年人,大部分本地青年没有能力从事高端服务业,何况许多香港金融从业者更是来自海外的人才。


对于当前的局面,特区政府曾尝试采取多种手段予以改变,但科技创新产业几次努力,几次夭折。这其中,反对派曾出于政治目的进行过种种无端阻挠,比如特区政府为推动创新科技发展而成立的创科局,反对派为反而反,不顾社会一再呼吁停止政治虚耗的呼声,在立法会百般阻挠,生生拖了三年。


这直接导致香港制造业产值时至今日仅占香港GDP的1%左右,吸纳劳动力寥寥无几。


政治争拗持续,难题更难消解


高房价、贫富差距、青年难以向上流动。这些社会问题早已暴露,回归22年来,历届特区政府也都做出过不同程度的努力。但迄今为止,收效甚微,民怨难以消解。这是修例风波一经煽动就爆发的重要原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田飞龙说:“回归以来,由于多种原因,特区政府确实没能更多地通过政策保障、民生保障合理地去解决香港的社会民生问题,导致香港有很强的内生动力将经济民生议题政治化。”


不可否认,有些民怨确实是特区政府政策上缺乏远见所导致的。但香港深层次矛盾之所以难以化解,既有政治架构上的互相牵制,造成施政困难;也有政府举措失当,还有长期以来自由市场理念下,教条式执行“小政府、大市场”的理念带来不作为的问题,而最主要的是,反对派不断制造和挑起政治争拗,罔顾经济民生大局,人为制造了各种困难。


这些因素盘根错节,再加上各种利益集团各求所好,别有用心者趁机搅局,结果问题不断在讨论,措施迟迟不能出台,时间流逝,矛盾积重难返。


典型莫过于提高房屋供应量。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提出了每年增加8.5万套住房的计划,但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房价大跌,计划只能取消。


考虑加大土地供应量,随之而来的是无休止的争议。很多人以为香港“人多地少”,但香港超过1100平方公里土地中,实际的土地开发程度为24.3%,住宅用地仅占6.9%。在未开发的75.7%的土地中,划做郊野公园的就占42%,就算为环保考虑不开发,还有300多平方公里可用。但争议多年,开发仍遥遥无期。


特别是这些年来,反对派为争夺管治权,人为制造政治争拗,大大增加施政成本。比如在2010年,一位香港老太受反对派所撺掇哄骗,提出港珠澳大桥影响环保的司法复核,尽管政府官司打赢,但仅此一项,工程延宕一年多,造价增加65亿港元。其他类似经济、民生动议,不管是政策还是拨款,反对派都要使尽解数,制造各种阻挠,把立法会当政治秀场,绝不会考虑多数市民和香港社会发展的需要。


香港多位政界人士对这种什么事都干不成的所谓“民主”深恶痛绝,在与记者的谈话中,反复提及“千万不要搞这种民主”。


谁将答对第二次考题


修例风波中,反对派借着香港近年来出现的封闭、排外思潮,拼命把内地形容成洪水猛兽。


黄晞华接受采访。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黄晞华,一个29岁的香港青年,对社会上某些人把对特区政府施政的不满延伸到中央、延伸到内地十分痛心。


他忘不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带给港人的骄傲,也忘不了汶川地震时血浓于水的两地深情。对于香港社会现存的某些情绪和碰撞,他从更广阔的视野看待:“这些冲突和矛盾,我个人认为是在融合期必然发生的,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价值观融合的时候必然面对的。”


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对反中乱港分子挑动排斥内地嗤之以鼻:“香港产业空心化、市场规模有限,有自我‘造血’的能力吗?很多香港人眼睛只知道往西方看,但是回头看看,看看祖国的发展,会发现更有发展机遇。”


香港经济学会顾问刘佩琼说:“封闭并不能带来发展机会,现在的年轻人不理解,如果香港真的和内地隔开,会更糟糕,面对目前的经济困境,香港需要和内地的连接更加密切、更有效,现在出现的相反的思潮实际上在把香港推向深渊。”


对祖国的发展有没有信心?历史老人曾经在1997年出过一次同样的考题。在回归前夕,一批心存疑虑的香港人,慌慌张张远走他乡。但最后的事实证明,他们做了人生中最为错误的选择,错过了和祖国一起发展的良机。


历史将再一次证明,热爱自己的祖国不仅仅是正义和正确之举,更是远见和明智之举。希望20年以后,今天的香港青年会骄傲地回答:我,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素材

建立自己的品牌素材库

立即体验

相关文章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拼命加载中...
已经到底了

提交成功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我要合作

申请免费试用

您的称呼:

公司:

您的手机:

验证码:

期望合模式:

详细需求:

立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