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销云 个销云 个销云

心理咨询师带你解读“空心病”

文章发布于:2022-01-19 14:33:12


在近期的一个学术会议上,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一上台便严肃地分享了几个刺目的数据:“我做了一个统计,北大每一届的新生,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请注意,这是高考战场上千军万马杀出来的赢家;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没意义,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为什么会这样?究其原因,三个字“空心病”!


 “空心病”,也叫作“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主要是指功利化教育对价值观的剥夺所致的心理问题。在青少年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他们通常是人们眼中的“好学生”,但却感觉内心空虚、生活无意义;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有什么真实性、重要性或价值;缺乏真正和深刻的满足感,不能体验别人为什么活得那么起劲和心满意足。这并不是一个很成熟的诊断名称,但它所代表的现象却令人值得深思。

举个例子

“我不知道我是谁,我不知道我到哪儿去了,我的自我在哪里,我觉得我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界,我过去19年、20多年的日子都好像是为别人在活着,我不知道自己是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北大的“空心病”学生在咨询中都会对徐凯文老师说的话。他们的“空”让他们迷茫,孤独,他们看不到未来的路。这些天之骄子们为此痛苦而煎熬,有的甚至自杀,为此付出生命。


而我们呢?我们空不空呢?


乔布斯对着镜子日行一问,今天你要去做的是你想要去做的吗。


可能有的朋友会肯定的说是的。而有的朋友则会在心中默默回答:今天要去做的当然不是我喜欢的,不是我想要的,但已经有一点不想改变了,因为不知道改变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这其实也是一种“空”,找不到目标的空。但这并不会让我们消沉,觉得活着毫无价值。我们会为一顿美食感到幸福,会因为父母的关爱而暖心,会和朋友一起交流感到快乐。


但那些“空心病”的孩子并不是这样。他们想不到活着的理由,父母很好,朋友很好,但这些都不足以让他们的快乐的生活。他们好像跟这个世界和周围的人并没有真正的联系,所有的联系都变得非常虚幻。他们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和成就,这些成就似乎是一种瘾,一种毒品。他们似乎很多时间都是为了获得成就感而努力地生活、学习。但是当发现所有那些东西都得到的时候,内心变得空荡荡的,有了强烈的无意义感。他们常缺乏支撑自己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不知道自己存在的价值。


启示

空心病早期的症状都和大多数青少年一样,只是有些自我迷茫和自我认同的问题,但是深入下去之后,会表现出一些抑郁症的症状,但传统的心理治疗疗效不佳。因此,预防尤为重要。从个案来看,初中阶段可能是“空心病”的萌芽期,需要父母们特别关注。因为青少年时期却是个体第一次有意识地回答“我是谁”的问题。在这个阶段,父母要努力营造一种状态,即让孩子自由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不以成绩做为评价标准,鼓励他们积极探索自我,感受生活中的真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素材

建立自己的品牌素材库

立即体验

相关文章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拼命加载中...
已经到底了

提交成功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我要合作

申请免费试用

您的称呼:

公司:

您的手机:

验证码:

期望合模式:

详细需求:

立即体验